近來,一些小眾的古建筑,在國潮風的吹拂下,走進了大眾視野,“古建游”在青年群體中流行開來。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diào)查中心聯(lián)合問卷網(wǎng)(wenjuan.com),對1334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古建游”最吸引大家的是建筑美學(64.2%)、古代風貌(62.1%)和人文情懷(55.6%)。71.3%的受訪者認為“古建游”的流行跟青年注重個性化和深度體驗,追求更為獨特的旅游體驗有關。游覽古建前,77.4%的受訪者會提前做功課,學習古建筑知識。
“古建游”最吸引受訪者的是建筑美學、古代風貌和人文情懷
90后攝影愛好者楊知陸平時比較喜歡游覽古建筑,“如果我去到一個旅游地,會去看一下當?shù)乇容^有名的古建”。
建筑設計師榛子弋去過很多種類型的古建筑,看過寺廟、塔、廊橋、石窟、墓葬等。“最吸引我的是古建筑的構架,包括里面的塑像、壁畫等構成的一個整體的空間。”榛子弋說,看著某一個古建筑,想象古代的匠人是如何創(chuàng)造它的,這很有趣。
調(diào)查中,“古建游”最吸引受訪者的是建筑美學(64.2%)、古代風貌(62.1%)和人文情懷(55.6%),此外還有:文化內(nèi)涵(49.7%)、工匠技藝(48.1%)、新科技的加持(16.2%)等。
“國慶節(jié)前,我們在山西游玩了一趟,去了一些很小眾的地方,平時沒有什么游客。一些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般會配備文保員,可能就是當?shù)氐拇迕?,我們在景點看到他們的聯(lián)系方式就打電話,他們會過來幫我們開門。”榛子弋說,鄉(xiāng)野中的一些小廟,從外面看只是一座普通的建筑,完全想象不到里面會有什么,推開門的一瞬間發(fā)現(xiàn)有非常多讓人驚喜的壁畫或是塑像,那一刻覺得特別震撼。
楊知陸在北京待的時間長,除了探索這座城市的古建筑,也很喜歡拍一些胡同的場景。楊知陸在社交媒體賬號上發(fā)了許多在北京邊走邊拍的古建筑圖片。
“我去古建筑之前會查閱一些資料,了解一些大致的要點,但攻略也不會做得特別詳細,享受探訪古建筑的樂趣。”榛子弋說。
游覽古建筑之前,77.4%的受訪者會提前做功課,學習古建筑知識。
楊知陸游覽洛陽白馬寺時,提前做了很多功課。“沒做攻略也沒關系,現(xiàn)在景區(qū)有很多介紹,也配有講解員,有的還有智能服務。之前有朋友逛古建時在網(wǎng)絡上搜講解視頻,那些博主講得比較生動有趣,可以一邊逛一邊看。”
榛子弋認為去看古建筑之前需要做一些功課,因為會有一定的門檻,如果不提前了解,參觀時還有可能錯過一些亮點。有的古建筑會有文保員、講解員,也可以好好聽他們的講解,這樣再看古建筑時更能了解背后的知識。
“古建游”在青年群體中流行開來,68.5%受訪者歸因于青年文化自信顯著增強
楊知陸覺得“古建游”在青年群體中流行開來,跟當?shù)匚穆貌块T的創(chuàng)新玩法分不開,“比如集章、‘通關文牒’,這些設置會吸引很多人過來打卡,再加上社交媒體的傳播,有些博主的帖子火了之后,旅游景點很快就變成熱門打卡地”。
楊知陸說,現(xiàn)在旅游很火,大家在打卡了一些著名景點后,可能會想去一些相對小眾的地方,古建筑就進入到了大家的視線中。另外年輕人的旅游方式可能也在發(fā)生變化,他們發(fā)現(xiàn)快節(jié)奏的旅游并沒有讓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希望進行一些慢節(jié)奏的旅游,而“古建游”需要沉下心來仔細游覽,了解背后的歷史才會有所收獲,因此受到一些人的喜歡。
“古建游”在青年群體中流行開來,是受哪些因素影響?調(diào)查中,71.3%的受訪者認為跟青年注重個性化和深度體驗,追求更為獨特的旅游體驗有關;68.5%的受訪者歸因于青年文化自信顯著增強,希望通過古建筑等深入感受歷史文化魅力;53.1%的受訪者認為是社交媒介平臺和相關文旅活動的助推;34.6%的受訪者覺得是大型知名游戲IP的助力;29.7%的受訪者認為“古建游”增添了很多新元素,玩法更新奇有趣了。
楊知陸說,青年的文化自信極大提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受到越來越多青年的追捧,也會進一步推動青年去了解古建筑。“‘古建游’最吸引我的還是建筑美學,比如古建筑中的斗拱、飛檐,這些名字聽上去非常雅致,拍出來也非常出片。”
榛子弋指出,一些開發(fā)比較早的景區(qū),空間布局不是很合理,在核心景區(qū)外圍還有一片很大的區(qū)域,游客參觀古建筑要走很遠的路,游覽體驗不是很好。“但我們看到很多地方在做出改變,宣傳方式也更貼近年輕人,比如山西省結合熱門游戲做了‘通關文牒’,還設置了一些拍照點位,官方也推出了一條游古建的路線。”榛子弋期待現(xiàn)在這一波“古建游”的熱度能持續(xù)下去,讓越來越多人了解古建筑并且愛上古建筑。
受訪者中,00后占13.6%,90后占48.1%,80后占32.4%,70后占4.9%,60后占1.0%。
(覃纓淇對此文亦有貢獻,應受訪者要求,楊知陸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