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月婷婷_淫语自慰福利_欧美自拍中文字幕_狠狠噜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文章

趙曉坤:大學生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及解決對策

發(fā)稿時間:2012-10-11 00:00:00

  【核心提示】當代大學生表現出生命教育缺失,否定自我生命、漠視他人生命等與生命教育含義相背離的現象。生命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和諧發(fā)展為最終目標,加強生命教育,對提高大學生生命意識,提高大學生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21世紀,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迅速發(fā)展,2010年高等教育在校人數3150萬人,毛入學率達到了26.5%,高等教育進入了大眾化教育階段。與此同時,人際關系、就業(yè)壓力等問題頻頻困擾大學生。目前大學生自殺或傷害他人生命的現象屢屢不斷,引起了社會高度關注,也反映出大學生生命意識的淡薄和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高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應加強大學生生命教育,提高大學生生命意識,并幫助大學生提高生存技能、提高生命質量。

  一、生命教育的內涵

  1968年,美國學者杰·唐納·華特士在《生命教育》一書中首次倡導和踐行生命教育思想,引起了世界的廣泛關注,并逐漸發(fā)展為一種新的教育思潮。狹義的生命教育指的是通過各種途徑教育學生珍惜自身生命,同時尊重一切自然生命。廣義的生命教育是一種全面的教育,包括多個層面:一是加強學生對生命的認識和感知,接納和肯定他人生命,重視、珍惜一切生命;二是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能正確面對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挫折和失??;三是提升自我生命的意義和生命價值,實現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生,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終所要達到的目的。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時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通過生命教育,使大學生樹立健全的生命觀,珍惜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敬畏生命,以積極的態(tài)度主動維護生命權利、提升生命價值。

  二、大學生生命教育缺失的現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生活方式發(fā)生了深刻變化。

  (一)消極對待生活經過高考的“獨木橋”進入大學后,很多學生放松下來,認為學習不再重要,開始在大學校園里舒舒服服地等著畢業(yè):上課想聽就聽、想睡就睡、想逃就逃,抱著應付的態(tài)度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用上網、玩耍、談戀愛等方式來消磨時光,到考試的時候卻臨時抱佛腳。另一部分學生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兼職、社團等活動。大學生中普遍存在著消極頹廢、空虛無聊的現象,“郁悶”已成為大學校園的一種“流行病”和口頭禪。大學生消極頹廢、虛度光陰是對生命的輕視與褻瀆;當大學生沒有精神歸宿和信仰時,就可能忽視甚至懷疑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ǘ┓穸ㄗ晕疑?004年,上海市楊浦區(qū)精神衛(wèi)生中心在“上海市預防自殺研討會”上公布了對楊浦區(qū)3000名大學一年級學生的調查顯示,25%以上的被調查者曾經有過自殺的意念。中國社會調查所(SSIC)對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武漢、大連、沈陽、哈爾濱等地高校1000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26.5%的大學生偶爾有自殺念頭,2.1%的大學生經常有自殺念頭。2001年至2005年,全國共報道281名大學生自殺事件,其中209人死亡,72人存活,自殺死亡率為74.4%。2008年,教育部直屬高校共發(fā)生63宗大學生自殺事件。

  隨著我國的社會變革,市場經濟的迅猛發(fā)展,大學生普遍存在著學習、生活、戀愛、人際交往、就業(yè)等各方面壓力,一些大學生認識不到生命存在的唯一性,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最終選擇了自殺來解決這些壓力,對自我生命的否定也反映了大學生生命意識的淡薄和缺失。

 ?。ㄈ┠曀松?002年,清華大學劉海洋“為了測試熊的嗅覺”將硫酸潑向北京動物園的5只黑熊。2004年,云南大學馬加爵因瑣碎小事與同學結怨,不能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關系,經過周密計劃和準備,先后將4名同學殘忍殺害。2005年,復旦大學研究生張亮因心煩氣躁將壓力發(fā)泄在30多只小貓身上。2005年,北京大學安然為追求一名女生與同學崔培昭產生矛盾,最終追砍崔培昭數十刀后致其死亡。2007年,云南大學張超及其男友謝宏劫取木洪章錢財后,將被害人尸解。2010年,西安音樂學院藥家鑫將女服務員張妙撞倒后,將正在記車牌號的張妙扎8刀殺害后駕車逃逸。

  這些極端事件都反映了大學生對生命的漠視,導致了他們對生命、生活的錯誤態(tài)度,意識不到自我生命存在與他人生命存在是相互依存的,剝奪他人的生命,最終也毀滅了自己的生命。

  三、大學生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

  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發(fā)展緩慢,甚至缺失,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其中既有教育本身的原因,更有家庭、學校、社會和大學生自身的原因。要實現大學生全面發(fā)展,必須正確分析導致大學生生命意識缺失的原因。

 ?。ㄒ唬┘彝キh(huán)境的不和諧家庭是每個人成長的第一環(huán)境,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與個人的成長最為密切,因而大學生生命意識的形成與其所在的家庭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大學生生長在單親家庭或父母離異或家庭不和睦,甚至在成長過程中有不愉快的經歷,較容易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遇到挫折就自暴自棄,消極面對人生。

  家庭教育方式和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對大學生生命意識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一部分父母對子女的健康成長缺乏關心,疏于管教,而另一部分父母對子女管教過于嚴格,經常采取打罵甚至暴力方式,或者父母對子女過度溺愛、過分保護,這些做法都不利于大學生形成健康的生命意識。多數大學生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往往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社會責任和對人生價值觀的認識,獨立性比較差、抗挫折能力差、適應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弱,遇到挫折就可能采取極端行為。

 ?。ǘ└咝=逃氖韬瞿壳拔覈咝ι逃闹匾暢潭炔粔?。首先,高校教育依循傳統(tǒng)教育,對于學業(yè)教育比較重視,但缺乏對生命意識等人文意識的教育。長期以來,學生不是學習的主人,而是被動學習的工具,以書本知識為中心,考好成績成為學生追求的唯一目標,對于生活目的和生命的意義感到迷茫。第二、缺乏有效的理論指導:高校中還沒有系統(tǒng)的生命教育課程,關于生命教育的思想,僅僅局限于部分專業(yè)課或思想政治課的講授,沒有具體的針對性,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理論性比較強,少有具體案例分析,論述枯燥乏味,缺乏時代感和時效性;第三、缺乏專業(yè)教師:由于教學任務繁重,各學科的專業(yè)課老師往往注重教授專業(yè)知識;而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方法往往采用灌輸方式,沒有注重學生思想需求和個性特征,因而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惑、疏導;最后、很多高校設置了心理咨詢室,但是到此咨詢的大學生卻很少,即使大學生遇到心理問題,想要尋求解決,因各種各樣的原因也不好意思去尋求幫助。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使得學生只關心自己的實際利益,卻忽視了對生命價值、生命意義、生命尊嚴的思考。

 ?。ㄈ┥鐣呢撁嬗绊懢W絡、影視、報刊等媒體對自殺或傷害他人的事件經常大肆渲染或炒作,不同程度地給大學生帶來消極的心理暗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生命意識,不少大學生缺乏足夠的辨別能力和判斷力。在網絡虛擬世界中尤其是網絡游戲中,傷害生命的行為變得輕而易舉,大學生對于生命的感知、認識和情感也會變得麻木模糊。

 ?。ㄋ模┳晕医逃狈Υ髮W生自身對生命教育認識不夠,沒有主動學習相關知識,許多問題的認識都停留在表面。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大學生缺乏理性思考,也沒有正確修正自己的價值觀。當他們面對就業(yè)、經濟、學業(yè)、人際關系、戀愛等各方面挫折和壓力時,表現得缺少耐挫力和容忍度,輕則產生心理問題,逃避現實或意志消沉,消極面對人生,重則走向自我毀滅,或報復他人。

  四、高校加強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對策

  教育是生命的教育,面對的是生命,發(fā)展的是生命。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在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體現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宗旨和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意識,生命教育正是以上思想的體現,這就要求高校更多地關注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態(tài)及其生命價值的實現等問題。高校應樹立珍愛生命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發(fā)現生命的意義,加強大學生生命教育,提升生命的價值,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觀,提高生命品質,提升人生境界。

 ?。ㄒ唬┙W校、家庭溝通聯(lián)系制度,為大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命教育環(huán)境新生入學時,高校應建立與家庭溝通聯(lián)系制度,及時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和中學時的表現。同時通過這個聯(lián)系制度使家長定期了解子女在校的學習成績和綜合表現,當寒暑假結束時,學校也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假期間的情況和家長的反饋意見。如果學生遇到困難,學校和家庭可以給予學生更多情感關懷和理性引導,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命教育環(huán)境。

 ?。ǘ⑸逃枷肴谌敫鲗W科生命教育的內容廣泛,單傳依靠獨立的生命教育課程是無法完成的,所以高校既要開設相應的生命教育課程,更要把生命教育思想滲透到各學科教學。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協(xié)助學生體驗其生命價值,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生命意識,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態(tài),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尋找解決矛盾的正確途徑。關懷學生,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價值。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高校還可以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學生參加學術、科研、體育、藝術、娛樂等各種實踐活動,為大學生提供求知、自我表現、人際交往和認識社會的寬廣舞臺,豐富和充實大學生的生活,在活動中幫助學生體驗生存感受,培養(yǎng)積極的生命情感。例如:組織大學生到烈士陵園、革命紀念館、名人故居等德育教育基地參觀,讓大學生懂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組織大學生參觀看守所、戒毒所等,使大學生樹立法律意識,維護生命的尊嚴;組織大學生參加志愿者活動,扶貧助困,引導大學生學會關愛,從而增強生命的責任感。

 ?。ㄋ模┩晟聘咝P睦碜稍儥C構高校心理咨詢機構,應配置專業(yè)老師組織開展學生心理問題篩查,建立健全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關注大學生中的特殊人群和自殺高危人群心理;積極開展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強化大學生健康心理衛(wèi)生,樹立健康生命觀;重點關注特殊家庭和經濟困難家庭的大學生,發(fā)現異常情況及時解決;心理咨詢機構應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網絡,建立班級→系→學院→學校多層管理,通過多種途徑與大學生交流、溝通,及時了解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

  (五)發(fā)揮輔導員作用高校應配備一批專業(yè)素質強,有豐富學生工作經驗的輔導員。輔導員能夠貼近大學生的生活與學習,可以深入具體地了解學生實際情況。讓他們經常和學生交流談心,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人際關系、經濟和就業(yè)等各方面出現的心理問題和壓力,將學生的心理問題消滅于萌芽狀態(tài)。

 ?。┨岢髮W生自我教育生命教育要想取得實效,單純依靠外在因素是無法實現的,必須提倡大學生自我教育,發(fā)揮大學生主觀能動性,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高校應堅持以學生為本,真正肩負起培養(yǎng)人才的重任,從根本上反思大學生生命教育價值,正視生命教育缺失的嚴重性,努力探尋生命教育開展的有效途徑,促進大學生生命教育的蓬勃發(fā)展。

友情鏈接:

中國政府網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 人民網 新華網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 騰訊網 搜狐網 光明網 中國改革論壇 中國新聞網 澎湃新聞網 鳳凰網 經濟參考網 人民論壇網 中宏網 千龍網 網易 中國教育新聞網 北青網 中國記協(xié)網 求是網 國家互聯(lián)網信息辦公室 央廣網 中國青年網 中國經濟網 中國日報網 中國人大網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