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月婷婷_淫语自慰福利_欧美自拍中文字幕_狠狠噜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文章

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fā)展與挑戰(zhàn)

發(fā)稿時間:2022-04-14 15:13:32
來源:人民論壇網作者:潘金娥

  21世紀是大發(fā)展大變革的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fā)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在拉丁美洲,“21世紀社會主義”蔚然興起的同時也面臨一系列嚴峻挑戰(zhàn),而作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重要組成力量的中國、越南、老撾三國,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建設社會主義同時取得巨大成就,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總體發(fā)展作出了貢獻。然而,世界社會主義國家的發(fā)展面臨很多問題和挑戰(zhàn),實現共產主義目標任重而道遠。

  人類社會的歷史經歷了多個發(fā)展階段,產生了不同的制度形式,包括:原始共產制度、奴隸制度、封建制度、資本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制度。每種社會制度都有其特點和優(yōu)越性。在這些制度中,社會主義制度是最優(yōu)越的制度,也是熱愛和平的人們最向往的制度。

  1917年10月,列寧領導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從此成為世界上與資本主義相對立的制度,它對世界各國的獨立運動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越南胡志明主席曾說過,俄國十月革命為世界各民族和全人類開辟了解放道路,開創(chuàng)了人類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的歷史時期。從那時起,世界上涌現出一大批社會主義國家,很多國家的人民奮起開展推翻資產階級統(tǒng)治、爭取民族獨立、民主和主權的解放斗爭。然而,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未能長期維持下去,1991年,蘇聯解體為15個國家(立陶宛、格魯吉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亞美尼亞、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多瓦、阿塞拜疆、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蘇聯解體有諸多原因同時也是血的教訓,社會主義國家應避免重蹈覆轍。值得慶幸的是,社會主義運動并沒有因蘇聯解體而終止,現在世界上仍有不少熱愛和平的社會主義國家,包括中國、越南、老撾、古巴、朝鮮以及拉美的一些國家。

  21世紀社會主義的歷史淵源及其發(fā)展

  社會主義制度的正確內涵是:有一個工人階級領導的執(zhí)政黨,政治穩(wěn)定、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權利、人民當家作主、社會公平公正、消除貧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讓那些熱愛和平的人們都希望生活在社會主義制度里。然而,資本家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對社會主義進行了歪曲宣傳,讓世界各國人民對社會主義制度產生了誤解和排斥。即便如此,社會主義運動仍在許多國家興起。20世紀末,拉美國家經歷了經濟危機。1990~1999年間,大多數拉美國家的基尼系數上升、物價飛漲引起民眾的不滿。2000年,僅有37%的拉美人對民主制度表示滿意(低于歐洲20個點,低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0個點)。在此背景下,左翼社會主義政治運動為原住民和古柯農(cocaleros)爭取人權、勞工權、婦女權、土地使用權,要求改革教育制度等,最終為社會主義領導人當選提供了動力,使得21世紀社會主義在傳統(tǒng)地方治理和以往拉美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運動基礎之上得以建立,這些運動包括薩爾瓦多·阿連德(Salvador Allende)、菲德爾·卡斯特羅(Fidel Castro)和切·格瓦拉(Che Guevara)領導的運動以及墨西哥恰帕斯薩帕塔民(Zapatista)族解放運動和尼加拉的瓜桑地諾(Sandinista)民族解放陣線等。在委內瑞拉,查韋斯把馬克思主義、玻利瓦爾(Bolivar)的革命和進步思想、基督教的人道主義思想作為21世紀社會主義的思想基礎。21世紀社會主義在經濟上主張以國有經濟和合作社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fā)展,實行國民經濟的國有化政策;在社會方面主張公平分配社會財富,以解決不平等和貧富分化問題;外交方面主張促進拉美團結、發(fā)展與各國友好關系,以合作代替競爭,推動世界多極化和民主化。

  “21世紀社會主義”是一個政治話語,是對海因茨·迪特里希(Heinz Dieterich)于1996年首先提出,此后委內瑞拉總統(tǒng)烏戈·查韋斯(Hugo Chávez)、厄瓜多爾總統(tǒng)科雷亞·德爾加多(Rafael Correa)、玻利維亞總統(tǒng)埃沃·莫拉萊斯(Evo Morales)、巴西總統(tǒng)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等拉美國家領導人主張的社會主義原則的闡釋。“21世紀社會主義”通過對20世紀的新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進行比較,發(fā)現人類在解決貧困、饑荒、剝削、經濟壓迫、性別歧視、種族歧視、自然資源的破壞以及缺乏參與式民主等緊迫問題的成敗根源。

  鑒于各個國家和地區(qū)歷史條件的特殊性,“21世紀社會主義”將面臨許多巨大挑戰(zhàn):比如要在自由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經濟增長、社會發(fā)展、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以及消除貧困等,而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廠主只關注經濟發(fā)展,他們通過加強對工人的剝削來增加資本積累,并且經常發(fā)生資本主義集團爭奪利益的武裝沖突和戰(zhàn)爭。

  近20年來,拉美地區(qū)的左翼政黨通過民主選舉方式贏得政權,并采取了許多進步的改革措施,積極朝政治生活民主化方向轉型,捍衛(wèi)國家主權。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和尼加拉瓜已宣布建設面向“21世紀社會主義”的社會主義模式。其中,委內瑞拉是這種模式的倡導者和發(fā)起者。這個新的模式包含許多進步要素,首先是拉美有了新的發(fā)展,其次是對現代社會主義理論作出了或多或少的貢獻。“21世紀社會主義”是拉美地區(qū)獨有的發(fā)展理念,其獨特的理論基礎集馬克思列寧主義、玻利瓦爾思想和基督教人道主義的優(yōu)點于一身。

  在發(fā)展方面,“21世紀社會主義”也面臨來自自由市場經濟的諸多挑戰(zhàn)。目前,社會主義制度的關鍵任務是解決溫飽、就業(yè)、社會平等公平和消除貧困等問題。實際上,社會主義制度在落實各項任務時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例如: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黨員和黨組織退化變質;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激烈斗爭時期,不少共產黨員在社會主義運動中脫離了人民,混淆了工人階級利益、勞動者利益和個人利益,伺機積累財富,忘記了社會主義理想,輕易陷入修正主義的泥淖。雖然各社會主義國家仍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但經濟發(fā)展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貧困率依然很高,貧富差距仍然很大。海因茨·迪特里希在他的著作中曾提及這個問題,他將“21世紀社會主義”和馬克思的“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這一論斷進行比較,在此基礎上對資本主義和已垮臺的東歐的社會主義進行分析得出結論:二者都無法解決人類面臨的緊迫性問題,包括貧困、饑餓、壓迫、破壞資源以及公眾在民主決策中的參與度等問題。

  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面臨兩種矛盾:來自內部的矛盾和來自反對派的矛盾。過去已有一些國家的黨組織退化或解散,原因是無法堅持社會主義理想并執(zhí)行了錯誤的政策路線。例如委內瑞拉社會主義,即查韋斯總統(tǒng)主張的以馬克思主義、玻利瓦爾的進步革命思想和基督教人道主義為思想基礎的“21世紀社會主義”。經濟方面,主張以國有經濟和合作社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fā)展,推行國民經濟“國有化”政策;社會方面,主張公平分配社會財富,以解決不平等和貧富分化問題;外交方面,促進拉美團結,發(fā)展與各國友好關系,以合作代替競爭,推動世界多極化和民主化。[1]委內瑞拉在經濟社會發(fā)展上雖然取得許多成就,但其對土地和經營實施了錯誤政策,不鼓勵競爭和私營企業(yè)國有化。委內瑞拉的石油開采業(yè)已被國家壟斷經營,石油開采的技術、機械設備都十分落后,石油品質差,導致大量工人和勞動者失業(yè)。國家缺乏石油卻還要大量出口石油,而不解決本國就業(yè)和扶貧問題,讓本來對國家飽含期待的委內瑞拉人民失去了信心。古巴作為一個能堅持革命傳統(tǒng)的社會主義國家,被美國制裁幾十年,卻仍牢牢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繼續(xù)建設社會平等、公平的社會主義。但最近古巴正在發(fā)生著一些新的變化,古巴國會討論了新憲法草案,用以取代現行的1976年蘇聯時期通過的憲法。該憲法草案中刪除了建立“共產主義社會”的目標,代之以加強“建設社會主義”。[2]古巴全國人民政權代表大會主席埃斯特萬·拉索(Esteban Lazo)稱,“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放棄自己的理想”,“古巴只是自蘇聯解體以來步入了一個新時代”,“我們依然是要建立主權獨立、繁榮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國家”。新憲法承認私有制,而此前,古巴共產黨將私有制視為資本主義的殘余?,F在,古巴已開始實行市場經濟革新。古巴原憲法只承認國家財產、合作社財產、農民財產以及個人財產、聯合經營財產等,而不發(fā)展多種成分的經濟。新憲法草案旨在建設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修改了一些條款,反映了古巴政治、社會和經濟的變化。

  委內瑞拉總統(tǒng)查韋斯在21世紀社會主義理論中繼承了天主教中公平、平等、博愛、利他的思想,尤其是解放貧困階層的思想。此外,在闡釋“21世紀社會主義”的內涵時,查韋斯還借鑒了《圣經》和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的著作。2007年1月,查韋斯在首都加拉加斯會見基督教主教們時說,“我建議各位主教讀讀馬克思、列寧的著作,并在圣經中找到社會主義”。查韋斯稱,耶穌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社會主義者”。因此,他鼓勵委內瑞拉人民主動以自由、自愿的方式去關心他人,摒棄個人主義。查韋斯也毫不猶豫地以耶穌的作品和福音書為例,強調在民間建教堂。2007年1月8日,查韋斯在委內瑞拉新內閣見面會上對基督教思想進行闡釋時指出:關于公共財產,“沒有哪種社會主義理論比基督教思想更類似于共產主義思想的了”;耶穌是一個真正的社會主義者和反帝國主義者。委內瑞拉政府出臺了旨在改善人民生活質量的“基督計劃”,該計劃提出在2011年以前消除貧困的具體目標。

  總的看來,考察“21世紀社會主義”的理論框架,就會發(fā)現其具有明顯的整合的性質。我們發(fā)現,拉美的“現實土地”就像一個“篩子”一樣在篩選各種理論中關于“解放”和“發(fā)展”的合理要素。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和理論都接受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查韋斯總統(tǒng)在委內瑞拉倡導實行“21世紀社會主義”后,許多拉美國家紛紛效仿。雖然目前正處于完善理論基礎階段,但這一模式的若干特征及其實踐都明顯體現出很多社會主義的性質。這一趨勢為當代民生、民主、公平和社會主義斗爭開辟了新的前景,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面對資本主義性質的全球化,左翼政黨選擇“21世紀社會主義”或建立區(qū)域聯盟,是發(fā)展中國家的一種自然反應。委內瑞拉和拉美國家的舉措展現了該地區(qū)左翼運動的新活力和社會主義是人類永遠向往的美好的社會模式。也許這一模式還不能完全與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相契合,但他們的努力探索值得尊敬??少F的是,拉美的實踐讓我們再次看到了西半球社會主義的猛烈發(fā)展趨勢。“21世紀社會主義”及其政治社會的初步成果已經證明,發(fā)揚民主是改革的重要動力之一,盡管這種民主還局限于資產階級的民主框架內。經濟社會生活民主化已成為一個重大課題。拉美地區(qū)左翼政府在獲得執(zhí)政權之后,都廣泛推動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深化改革,旨在決心逐步消滅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殘余勢力,解決新自由主義模式造成的后果,將國家納入健康發(fā)展的正軌。拉美的政治社會局勢是人民對民主和民生的渴望,因此,能夠掌控局勢并有能力解決以上需求的政治力量將得到人民的擁護,并成為核心力量,執(zhí)掌國家政權。拉美國家共同按照“21世紀社會主義”模式建設國家,給世界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以極大的鼓舞。拉美左翼運動的發(fā)展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對拉美地區(qū)以及越南、老撾社會主義定向的革新事業(yè)都具有重大的積極意義。

  中國、越南、老撾的各具特色的社會主義

  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上來。中國率先破除舊機制,謹慎而又大膽地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新經濟。40多年來,中國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中華民族復興道路上取得偉大成就。鄧小平同志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他經歷了政治生涯的起起落落,在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作出重大決策,并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掌舵者。鄧小平同志為他之后的中國各代領導人創(chuàng)造性地建設符合中國國情和世界變化的現代化事業(yè)鋪平了道路。

  改革開放提高了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生活水平。中國發(fā)展的速度之快,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企及。中國已從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發(fā)展成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盡管目前正遭受全球經濟衰退和經濟危機的影響,中國的經濟發(fā)展前景仍然樂觀。中國和全世界專家都在討論和總結40多年來中國發(fā)展的寶貴經驗,世界上卻沒有哪個國家能照搬中國這個人口大國的發(fā)展模式。而在這條嶄新的道路的早期,中國開展了小規(guī)模的經濟改革試驗,試驗成功后才在全國推廣。中國先是在東部沿海城市和特區(qū)進行改革開放,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樹立了良好典范,東部從此成為拉動全國經濟增長的橋頭堡。良好的競爭機制為外商投資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目前,中國基本形成了經濟發(fā)展的完整布局,形成了高度現代化的規(guī)模產業(yè)。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政治思想。這一概念在中共十九大上首次提出,是在2012年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最高領導人)后逐步發(fā)展起來的。中共十九大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思想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一脈相承。中共中央領導層將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找到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案,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人從提出“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問題開始探索,歷經長期的改革探索后,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許多重要成就,形成了具有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并得出結論: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富裕和高度發(fā)達的社會不是資本主義的“專利”。通過階級斗爭進行生產關系的革命,并非是直通共產主義的橋梁。社會主義還要提高生產力,讓勞動者都能享受到勞動成果。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成功將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保持了40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社會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社會主義的新藍圖:政治進步、經濟繁榮、社會和諧、以人為本,市場經濟發(fā)達。這是科學社會主義劃時代的偉大成就。當前,中國在經濟社會發(fā)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保持了民族特色,消除了貧困,與此同時堅定了黨內反腐的決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種相對完善的模式,它為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

  越南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始終堅持馬列主義、胡志明思想。1986年越共六大提出了全面革新的路線。到2016年,全面革新事業(yè)已歷經30年。越共十二大回顧了30年來的革新歷程,總結了革新的經驗成就,指出了革新的局限、缺點和教訓。實踐證明:30年革新是越南發(fā)展事業(yè)的重要歷史時期,證明了越南共產黨、國家和人民各方面的成長。革新具有革命性的意義,是一個深刻、全面、徹底的轉變過程,是越南全黨、全民為實現“民富、國強、民主、公平、文明”目標的偉大革命事業(yè)。[3]30年革新,越南在國家工業(yè)化和現代化建設上取得了重大成就。越南從一個擁有90%農業(yè)人口的落后農業(yè)經濟體,建立起能夠逐步滿足工業(yè)化、現代化建設需求的物質技術和經濟社會基礎設施,為吸引社會資源推動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國家面貌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經濟規(guī)模不斷擴大,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同時為社會生活各領域奠定了發(fā)展動力。

  老撾是一個以社會主義為發(fā)展方向的國家,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繼承了印度支那共產黨革命的傳統(tǒng)和凱山·豐威漢思想。目前老撾正在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發(fā)展,并于1986~1987年實行了全面革新政策,對外開放,引進外資,建立社會主義定向的市場經濟體制,鼓勵和發(fā)展多種成分經濟。老撾的經濟取得較好發(fā)展,經濟年均增長率達到7%~7.5%,老撾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如今老撾黨和政府的迫切任務是實現經濟、社會、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消饑減貧,發(fā)展農村,封山育林,限制礦產開采和出口,努力實現千年發(fā)展目標指標,力爭2020~2025年擺脫欠發(fā)達狀況。在國家發(fā)展和社會主義運動浪潮中,老撾還存在許多不足、面臨許多挑戰(zhàn),在落實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消除貧困任務的同時,老撾黨和政府還要解決一些難題,例如解決黨內腐敗、黨員思想蛻化問題,鞏固各級黨組織,加強黨的領導能力,增強人民對黨的信心等。與此同時,老撾要從社會主義運動中學習和吸取中國、越南和其他國家社會主義的經驗教訓,以加強和完善本國的理論與實踐。

  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面臨的挑戰(zhàn)與發(fā)展前景

  蘇聯解體以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遇挫折,只剩下很少的幾個社會主義國家。雖然世界人民依然滿懷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和平之心,但如何堅持社會主義制度是個問題。要推動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廣泛開展和持續(xù)發(fā)展,如果只有幾個國家走社會主義道路,那是不可持續(xù)的。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如果無法滿足人民群眾對社會平等、公平、自由和生活溫飽幸福的渴望,則將會失去人民群眾對黨、對政府的信任和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在抵御外侵時黨得到人民的擁護,抗戰(zhàn)勝利后,黨若想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中取得成功,也要得到全民擁護和支持。反言之,一旦人民對黨和國家失去信心,不再擁護黨和國家,那么社會主義將像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一樣動搖和瓦解。已有一些國家的黨員對黨失去了信心。例如在蘇聯社會主義垮臺時,近2000多萬黨員卻沒有作出任何反應。社會主義的敵人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因此,我們的任務就是:保衛(wèi)社會主義制度、嚴格執(zhí)行黨章、建設法權國家、建設公平與平等的社會、以人民利益為先、消除貧困等。關于這個問題,被認為是為查韋斯實行玻利瓦爾主義的政治顧問的思想家海因茨·迪特里希(Heinz Dieterich)認為,“工業(yè)資本主義”和過去的“現實社會主義”均未能成功解決“貧困、剝削、經濟壓榨、性別歧視、種族歧視、自然資源破壞和缺乏參與式民主等人類面臨的緊迫問題”而被“客觀的發(fā)展條件所打敗”。[4]

  總而言之,社會主義既是人民的愿望也是共產黨人的目標,那就是:建立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民生活溫飽幸福、沒有種族歧視、沒有私有制、人盡其能、按需分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美好社會。因此,我們應該深入研究和正確實踐社會主義,首先要清除黨內那些與社會主義目的不相符的階級屬性,克服黨的缺點和不足。在當今世界上,不僅存在市場經濟的競爭,而且還存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個制度之間誰戰(zhàn)勝誰的問題。如果社會主義無法解決經濟、社會和環(huán)境問題,我們就有可能失敗,而這對于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而言是無比的困難和挑戰(zhàn)。但我相信,真正的共產主義者將以滿腔熱血和高尚的犧牲精神,完成最終實現社會主義的崇高使命。老撾、中國、越南三個社會主義國家將攜手前進,在各自的國家成功實現社會主義,共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在各方面相互幫助,為最終成功實現社會主義和推動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不斷發(fā)展壯大而作出貢獻?!?/p>

友情鏈接:

中國政府網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 人民網 新華網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 騰訊網 搜狐網 光明網 中國改革論壇 中國新聞網 澎湃新聞網 鳳凰網 經濟參考網 人民論壇網 中宏網 千龍網 網易 中國教育新聞網 北青網 中國記協網 求是網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央廣網 中國青年網 中國經濟網 中國日報網 中國人大網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