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處理好減負與不減責的關系。“減負不減責”是對基層減負的根本要求,是基層減負的目標和方向?;鶎訙p負就是要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做減法,讓基層干部從文山會海、填表報數(shù)中走出來,全身心抓好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提升工作質量與效果?;鶎訙p負并不是簡單的一“減”了之,更不是降低工作標準。只有做到減負增效、脫虛向實,擠干形式主義的水分,增加實干擔當?shù)酿B(yǎng)分,實現(xiàn)“修枝剪葉”與“澆水施肥”相統(tǒng)一,才能防范松綁減負后打折扣、軟作為、不作為等問題。
其次,要處理好壓擔子與卸包袱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yǎng)干部就是要不斷推到火線上、前線上,在摔打中成長”。脫貧攻堅一線是培養(yǎng)鍛煉干部的磨刀石,基層年輕干部既需要勇挑擔子、經歷風雨、增長才干、不辱使命,同時,也在呼喚卸下不必要的包袱,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寬容干部在工作創(chuàng)新中的失誤,解決問責泛化問題,讓基層干部在鼓足干勁中輕裝上陣,干得安心、盡心、舒心。
處理好上級主導與基層反饋的關系。“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上面千把錘,下面一根釘”,為基層減負需要追本溯源,搞好頂層設計,從大局上全盤調控好各個環(huán)節(jié)、各項舉措、統(tǒng)籌推進,避免層層喊減負、級級無落實。推動基層減負,也要傾聽基層干部的聲音。減負成效好不好,多聽聽基層干部的反映,多看看基層工作的成效,好者揚之,問題改之,真正把減負的焦點、重點,對準基層干部的“累點”,讓減負減到問題根子上、減到干部心坎上。
基層減負,減的是負擔,不減的是責任,松綁的是形式主義的束縛,擰緊的是實干擔當?shù)臓顟B(tài)。對于基層干部來說,就是要把以前應付各類文山會海、過度留痕的精力,轉換為服務群眾、服務脫貧、服務發(fā)展的能力,凝聚崇尚實干、敢于擔當?shù)恼芰?,營造干事創(chuàng)業(yè)新氣象、實現(xiàn)建功立業(yè)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