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月婷婷_淫语自慰福利_欧美自拍中文字幕_狠狠噜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文章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11年,新修訂條例將公布

發(fā)稿時間:2019-04-12 13:54:05
來源:人民日報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2008年5月1日起實施。從2017年6月開始,條例的修訂、意見征求等工作陸續(xù)開展。條例起草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修訂條例將公布。11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政務公開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備受公眾關注的政府信息公開年報制度落實得怎么樣?本報記者日前采訪了條例起草部門相關負責人。

  數據很豐富,11年來,國務院部門和各省份主動公開信息超5.2億條

  11年來,政府部門主動公開信息的范圍和深度不斷擴大。據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統(tǒng)計,行政機關每年主動公開的信息以千萬計。公眾對于個別需要的特定信息,可以依法單獨申請獲取。據統(tǒng)計,每年有數十萬件信息公開申請?zhí)峤恢列姓C關。

  條例實施以來,國務院各部門和各省份已連續(xù)11年發(fā)布了900多份政府信息公開年報。記者梳理統(tǒng)計這些年報發(fā)現,2018年3月機構改革前國務院具有外部行政職責的57個部委辦局和機構改革后具有外部行政職責的51個部委辦局,11年來通過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專欄等主要渠道主動公開信息約2132.8萬條,收到信息公開申請約37.9萬件;31個省(區(qū)、市)主動公開信息約50434.5萬條,收到信息公開申請約339.5萬件。

  條例起草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很多行政機關在出臺文件時,都要‘多想一層’,考慮公開發(fā)布有關問題。”各級政府越來越重視應對信息公開帶來的挑戰(zhàn)并運用信息公開推進工作,公眾越來越多地運用信息公開維護自身權益,社會各方面越來越注重把信息公開作為衡量政府工作好壞的重要標尺之一。

  形式更多樣,除發(fā)布年報外,還通過視頻、圖表等加強解讀

  根據條例規(guī)定,每年3月31日前,將上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以發(fā)布年度報告的形式向社會公開,接受公眾監(jiān)督。公開內容包括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因政府信息公開引起的行政復議和訴訟等在內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這已成為行政機關的一項法定職責。

  記者注意到,去年3月國家機構改革后,退役軍人事務部、國家醫(yī)療保障局等部門于今年3月底發(fā)布了新組建后的首份信息公開年報,部分部委管理的國家局的年報轉由隸屬部委統(tǒng)一發(fā)布。

  梳理近年來的年報發(fā)現,不少國務院部門和省級政府除在網頁發(fā)布年報外,還提供下載word、pdf等多種格式文本。大多數部門還在年度報告正文中插入了解讀圖表。北京、四川等省份制作了動漫視頻、H5、電子書等多媒體產品解讀年報。商務部增加發(fā)布頻率,推出“信息公開月度報告”,每個月發(fā)布一次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情況。

  從中國政府網開設的2018年年報集中展示平臺查詢發(fā)現,各省級政府官網都開設了年報集中發(fā)布平臺,公開本級政府及各部門、下屬地市級政府的年報;中國人民銀行、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統(tǒng)計局、中國證監(jiān)會、中國民航局等單位的官網也開設了集中發(fā)布平臺,展示直屬機構或者本系統(tǒng)各省級部門的年報。

  隨著數量和規(guī)模的不斷積累擴大,年報包含的數據信息也愈發(fā)顯示出在政策制定、學術研究等方面的價值。“通過編制年報,系統(tǒng)總結全年工作,從中分析梳理重點領域、重點事項發(fā)展變化趨勢,為下一階段工作提供決策參考,已成為行政機關開展工作的重要手段。”條例起草部門相關負責人說。

  針對個別部門年報要素不全、內容空泛,加強監(jiān)督檢查促進解決

  條例起草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條例實施11年來,各級行政機關普遍能夠按照條例的要求按時發(fā)布年報,內容形式不斷擴展豐富,質量不斷提高。

  “在此期間也曾出現年報要素不全、內容空泛、問題避實就虛甚至與往年年報高度雷同等情況。”這位負責人說,國辦曾專門印發(fā)通知,要求各級政府部門進一步規(guī)范年報工作,并持續(xù)通過政府門戶網站集中展示、開展工作評估等手段加強監(jiān)督檢查,類似問題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決。

  此外,有網友指出,公布年報的國務院部門數量比國務院組織機構的總數少,是否意味著個別部門沒有按規(guī)定公布年報?就此問題,相關負責人介紹:“通常意義上的國務院部門或者機構,與法定的信息公開義務主體不完全重合,比如,有的單位并不獨立對外行使公共管理職權,通常情況下它就不是法定的信息公開義務主體。另據了解,其他國家也存在類似現象,比如美國聯邦政府有數百個行政機關,但只有約100個法定的信息公開義務主體,那些不獨立對外履行公共管理職能的行政機關,都被排除在外。”

  (記者 吳姍 張雯參與數據整理)

友情鏈接:

中國政府網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 人民網 新華網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 騰訊網 搜狐網 光明網 中國改革論壇 中國新聞網 澎湃新聞網 鳳凰網 經濟參考網 人民論壇網 中宏網 千龍網 網易 中國教育新聞網 北青網 中國記協網 求是網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央廣網 中國青年網 中國經濟網 中國日報網 中國人大網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