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月婷婷_淫语自慰福利_欧美自拍中文字幕_狠狠噜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文章

論痕跡管理:表現、根源及其政治社會后果

發(fā)稿時間:2018-07-02 10:35:52
來源:中國改革網作者:王向陽

  近些年,筆者及所在研究團隊同仁在我國各地農村駐村調研時,頻繁聽到基層干部群體多次提到“痕跡管理”一詞,并且已成當前“基層負擔”、“基層疲憊”的重要來源。何為痕跡管理呢?顧名思義,主要指基層干部為了證明確實做過某項工作而主動或被迫按照要求專門留下工作痕跡的工作過程,即辦事留痕。筆者的問題意識在于:當前基層治理實際工作中,究竟存在哪些工作痕跡?如何產生以及對基層治理產生了怎樣的實質性影響?

  一、痕跡管理:實踐圖景

  眾所周知,稅費時期乃至稅費改革之后的新農村建設時期,基層干部群體工作內容以稅費征收、計劃生育、項目建設、綜治維穩(wěn)等硬工作為主,文字報表、檔卡臺賬等軟工作極其有限,上級黨委政府要求不高,基層實際工作中更不需要。近年來,基層治理當中文字報表等“軟件工作”要求越來越高,成為基層治理中的重要痕跡來源。根據筆者觀察,當前基層治理中的痕跡工作主要有兩大來源:一是精準扶貧工作,二是基層黨建工作。以上兩項工作,均需要基層干部提供大量的文字報表、檔卡臺賬等文字資料與之相匹配,具體情況如下:

  (一)精準扶貧

  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以來,于2013年11月,習總書記在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作出了 “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 ” 的重要指示。2014年1月,中辦詳細規(guī)制了精準扶貧工作模式的頂層設計,推動了“精準扶貧”思想落地。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新年首個調研地點選擇云南并強調堅決打好扶貧開發(fā)攻堅戰(zhàn)。5個月后,總書記來到與云南毗鄰的貴州省,強調要科學謀劃好“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fā)工作,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并提出扶貧開發(fā)“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精準扶貧” 成為各界熱議的關鍵詞。在此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對精準扶貧工作提出了“兩不愁、三保障”、“五個精準”、“六個一批”等一系列要求。隨后,全國各地尤其是承擔脫貧攻堅任務的廣西、貴州、云南等地區(qū)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脫貧攻堅運動。反饋到基層治理體系中,出現了大量的文字臺賬資料與之相匹配,尤其是精準識別階段,自上而下要求對貧困戶建檔立卡,且對致貧原因、脫貧舉措、脫貧計劃等提出了明確要求,每一項要求背后,都伴隨著對基層干部文字資料工作的更高要求(參見表1)?,F以網上廣為流傳并得到基層干部群體一致認可的一段文字為例:

  “如果最近你的老公在基層扶貧突然開始和你聊天很少、夜不歸宿、微信不回、電話不接、孩子不管;如果你的朋友也在基層扶貧突然情緒不穩(wěn)定,易怒發(fā)火,不愛說話,忘性增大,遠離聚會,你一定要理解,因為他一定在認真填寫脫貧攻堅所要求的一系列表格。”

  表1 中西部某國家級貧困縣的“建檔立卡”一覽表

1

貧困戶花名冊

108

村級貧困戶脫貧初選名單公示(第一次)(附名單)

2

低保貧困戶花名冊

109

村上報街關于審核確認貧困戶脫貧的報告(附名單)

3

一般貧困戶花名冊

110

街(鄉(xiāng))審核脫貧戶名單公示(第二次)(附名單)

4

殘疾人花名冊

111

街上報區(qū)關于送審貧困戶脫貧的報告(附名單)

5

因學致貧花名冊

112

貧困戶脫貧名單區(qū)級公告(第三次)(附名單)

6

因病致貧花名冊

113

精準扶貧工作簡報

7

因殘致貧花名冊

114

貧困村退出工作總結

8

因缺勞致貧花名冊

115

制定年度幫扶計劃及貧困戶脫貧方案情況

9

因技術致貧花名冊

116

全年投入幫扶資金及落實幫扶項目情況

10

因資金致貧花名冊

117

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

 

  資料來源:整合自一線扶貧干部工作總結

  以上文字,只是基層干部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冰山一角,在不斷的“回頭看”過程中,臺賬資料很可能推倒重來了很多次,更有多位一線扶貧干部倒在脫貧攻堅的崗位上,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就是填寫建檔立卡資料。此為痕跡管理其一。

  (二)基層黨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深謀遠慮,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高度重視基層黨建工作。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審議基層黨建重要文件。《關于加強新形勢下發(fā)展黨員和黨員管理工作的意見》《關于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的意見》《關于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關于加強民辦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等“四梁八柱”性政策文件陸續(xù)出臺。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全黨深入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開展以“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為重要內容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2016年2月以來,在全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學黨章黨規(guī)、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為主要內容,以黨支部為基本單位,以黨員大會、黨小組會、上黨課為基本形式,定時間、分專題組織黨員集中學習,以學促做、以知促行。每一項基層黨建活動,自上而下均要求詳實的活動資料與之相匹配,因此,除了脫貧攻堅,基層黨建是當前基層干部痕跡管理工作的另一重要來源。據悉,當前基層黨建主要有以下六大黨建活動,它們分別是:

  一是“三會一課”。即黨員大會每季度一次、黨小組會議每月一次、黨支部會議每月兩到三次、黨課每季度一次,每次會議均需要相應的會議記錄、音像資料等,年初需要有年度計劃,年終需要有年終總結。

  二是“主題黨日活動”。即每月需要固定時間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每逢活動必須有活動總結和相關音像資料予以佐證。同樣,年初計劃和年終總結必不可少,同樣是中央規(guī)定動作。

  三是“兩學一做活動”。學黨章、學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和做合格黨員,這一活動,往往和主題黨日活動相結合來做,但即使如此,文字檔案資料必須分開來做,并輔以圖文并茂的活動材料,證明基層干部的確開展了這樣的活動。

  四是“遠程教育活動”。據基層多位組織口干部介紹,這一活動早已存在,但隨著中央對基層黨建的重視程度越來越深,這一活動從自選動作變成了規(guī)定動作,按照規(guī)定,每次學習后必須有活動總結和音像資料佐證。

  五是“黨員教育和發(fā)展”。尤其是黨員發(fā)展工作,從入黨積極分子、上黨課、轉預備黨員、轉正以及黨員大會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均需要相應的文字檔案材料相匹配,同時必須向基層黨委進行會議報備,在此過程中,同樣產生了大量的痕跡管理工作。

  六是“六做六不做”活動。這一活動屬于基層黨建中的自選動作。以筆者近期調研所在陜西扶風縣為例,當地寶雞市市委組織部開展了六做六不做活動,要求全市基層黨支部對照認真開展,并對活動內容進行了嚴格規(guī)定,最終反映到文字檔案材料上。

  簡而言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加強基層黨建以來,中央規(guī)定動作尤其多,地方創(chuàng)新動作雖因地而異,但也在日益增多,所有的工作要求和工作內容,并最終轉化為文字檔案臺賬工作固定下來,以備上級檢查之用。當然,以上精準扶貧和基層黨建中的文字檔案等痕跡管理工作,只是基層痕跡管理的一部分,尚不足以囊括基層所有的文字材料工作。除此之外,還有包括但絕不限于農業(yè)普查、經濟普查、人口普查、危房摸底、留守兒童摸底、留守老人摸底、大型農機具摸底等等文字報表工作,不一而足。每一項工作內容背后,均不斷生產著一系列的痕跡管理工作,成為包括鄉(xiāng)村兩級基層干部群體沉重的工作負擔。

  二、痕跡管理:治理根源

  有上可知,以上眾多的痕跡管理工作,令基層干部群體苦不堪言,究竟是何原因呢?筆者認為,以下兩點至關重要:

  一是治理任務密集進村。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困難群眾和基層黨建尤為重視,于是,精準扶貧、基層黨建等成為基層治理中的中心工作。同時,服務型政府理念深入人心并走進實踐,為民服務代辦事項日益增多。至此,行政工作、政治任務和服務事項三者構成了基層治理中的重要治理事務,即治理任務密集進村。隨著治理任務密集進村而來的是與之相匹配的工作內容,這為痕跡管理日常繁重提供了前提和基礎。

  二是過程管理導向明顯。在治理任務密集進村過程中,上級政府尤其注重對基層組織工作的考核,其中一項重要的考核內容就是工作過程。對基層干部而言,用什么來證明自己曾經的工作痕跡呢?對于信息不充分的上級政府領導干部而言,如何考核下級基層組織的工作成效呢?以文字材料為基本內容的過程管理、程序監(jiān)控成為基層治理考核中的重要導向,至此,治理任務越密集,過程管理越突出,基層治理中的痕跡管理就越發(fā)嚴重。

  綜上,治理任務密集進村和考核上的過程管理導向,本身催生了大量的文字報表工作,從而為基層干部群體帶來了沉重的工作負擔。由此觀之,基層之累,根在上層。換言之,上級政府對文字報表考核越多,基層痕跡管理越嚴重。

  三、痕跡管理:政治社會后果

  從筆者調研情況來看,據多地基層干部普遍反映,痕跡管理在基層治理實踐中的廣泛蔓延,催生了一系列嚴重的政治社會后果。大體如下:

  首當其沖的是基層干部工作負擔。眾所周知,基層組織處于我國壓力型科層制的末梢位置,這一科層結構位置內生決定了基層干部群體的工作處境。對基層干部而言,“權小、責重、事務多”是其工作常態(tài),而基層干部的時間和精力卻是有限的,這是生物性硬約束。當基層治理實踐中文字報表類工作越多,占用其時間精力勢必就越多,如此以來,對基層干部群體而言,允許其用來從事其他方面工作的時間和精力就相對有限。在政治任務密集進村的當下,基層干部負擔加重,基層疲憊彌漫。

  其次,痕跡管理大行其道,造成基層疲憊的同時,行政空轉、基層懸浮等問題突出。對于基層組織而言,工作的重心在于踐行群眾路線中的為人民服務,過多甚至一味做文字報表工作,最終的結果一定是脫離群眾,演變成體制內的自娛自樂。因此,痕跡管理加重基層干部負擔倒在其次,關鍵是有脫離群眾的重大危險,值得警惕,亟需改變。有基于此,筆者建議有二:

  一是為基層減負。核心在于對基層事務進行分類清理,對基層必做事項、選做事項和例外事項等做出明確區(qū)分,為基層組織工作內容劃定負面清單、正面清單,防止上級政府工作隨意發(fā)包分解到基層組織,以免透支基層干部工作精力、挫傷基層干部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此為其一。

  二是科學制定工作考核方案,務必徹底打掉基層工作考核中的形式主義。必要的工作材料是合理的,但不分好壞美丑的文字報表就是工作中的形式主義,甚至是為了卸責、不出事而做出的程序性工作,因此,上有所效,下必甚焉。因此,解決痕跡管理中的形式主義問題,根源在考核,關鍵在上層。這一點,應當引起社會各界充分的重視。
 

  作者簡介:王向陽(1990-),男,河南上蔡人,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武漢大學中國鄉(xiāng)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基層治理、農村社會學。

友情鏈接:

中國政府網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 人民網 新華網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 騰訊網 搜狐網 光明網 中國改革論壇 中國新聞網 澎湃新聞網 鳳凰網 經濟參考網 人民論壇網 中宏網 千龍網 網易 中國教育新聞網 北青網 中國記協網 求是網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央廣網 中國青年網 中國經濟網 中國日報網 中國人大網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