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梧提到,2015年全球發(fā)展組織的報告顯示,當前全球的主要議題是不平等加劇;2016年睿信銀行全球財富報告顯示,全球財富分配更加地不公平了,全球最富有的10%的人口占了全球89%的財富,而其中最前1%的人占了50.8%的財富。
中國在一次分配中的情況也并不樂觀。2016年新財富雜志報道,中國最富有的500個人擁有8萬億財富,而當年的2.7億農民工一年的總收入不過10萬億。
中國最富500人的財富約等于2.7億農民工的年收入
“中國多年實施的低勞動力成本的競爭,使得資本的收益高于勞動收益。盡管十八大以來在收入分配方面取得了很多進展,比如說基尼系數(shù)連續(xù)多年有微小的下降,但是2016年有一點反彈,城市內部收入差距和鄉(xiāng)村內部收入差距這幾年都在擴大,中國經(jīng)濟體制改革研究會2016年和2017年的研究報告都提供了這方面的數(shù)據(jù)。”宋曉梧說。
建立體現(xiàn)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是建立現(xiàn)代經(jīng)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宋曉梧表示:“就業(yè)和分配是一個硬幣的兩個方面,要在分配當中想出一個既能夠調動積極性,又能夠促成充分就業(yè)的收入分配體系,要講創(chuàng)新的體系,不能走低成本勞動力競爭的路。”
同時,宋曉梧提到,在二次分配中,歐美國家大多可以把一次分配差距降低20-25個百分點,而中國的情況是,“社會保障制度只(把一次分配差距)降低了大概6個百分點,2017年做稅收的課題,研究稅收作為二次分配對于一次分配的作用,這個(結果)更不樂觀,中國稅收加大了一次分配的收入差距”。
社保制度將分配差距降低了約6個百分點,稅收擴大了收入差距
宋曉梧認為,政府應明確在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中的責任。“在一次分配中,應形成一個打破行政風格和形成合理勞動力流動的秩序,同時政府還負有完善勞動力市場的責任;在二次分配中,政府改革的方向是縮小一次分配差距,一定要堅持這樣的方向。”宋曉梧說。
(來源: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