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旗幟鮮明地告訴我們,在新時代的思想文化意識形態(tài)領域里要繼續(xù)堅持馬克思主義,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所以,我們面臨著研究和建設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重大任務。
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理論內涵
先要正確把握其理論內涵,科學地闡釋其內在的邏輯及其方法,主要依據(j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發(fā)展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新境界”的總體思路和要求,同時主要遵循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在中國文聯(lián)十大、中國作協(xié)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等一系列文藝思想。這是基本思想和總體要求。在思想方法上,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秉承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基本原理,建設具有中國化的、時代化的、大眾化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學理上,處理好相關的幾個理論問題:按照中國的特征,處理好學習與借鑒的問題,特別是處理好與外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尤其是與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關系問題;要依據(jù)時代的特點,強調繼承與發(fā)展的問題,理順與毛澤東文藝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思想、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關系問題;根據(jù)大眾化的要求,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導向問題。
建設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有兩點:一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站在歷史與文化的制高點上,針對歷史虛無主義,特別是對中國革命、對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的中國革命文藝、對新中國成立后的社會主義文藝采取歷史虛無主義的態(tài)度、對西方資本主義的文化滲透進行有效的批判和遏制,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文藝重新占領我們的精神高地。二是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團結和組建一支適應時代有戰(zhàn)斗力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隊伍,培養(yǎng)一批以德為先、高超技藝、多出精品的優(yōu)秀文藝工作者,正確地處理和解決好當前文藝創(chuàng)作的思想問題,抵制低俗、庸俗的文藝占領我們的文藝市場,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具有時代特色、人民大眾滿意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道路。
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不是一種空泛的理論,而是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學術積累。在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過程中,早期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瞿秋白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中國的傳播和闡發(fā)以及對中國共產黨人如何建立無產階級文化、如何探索和取得革命大眾文藝領導權方面做出過重要的理論貢獻。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在理論層面上運用馬克思主義闡明了文藝與政治、文藝與生活、文藝與人民的關系,為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形成和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理論貢獻。新時期以來我國學者對馬克思主義美學、文藝學方面的開拓性研究和出版的大量馬克思主義文論研究論著,以及多套叢刊、集刊和幾十部馬列文論教材的問世,在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學科建設上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做出了突出的理論貢獻,特別是中國學者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許多命題和概念范疇進行了細致和系統(tǒng)的研究,有的甚至可以說到了殫精竭慮的地步。從文藝與政治、文藝與社會、文藝與人民的關系,到文藝與階級、文藝與人道主義、文藝與人性,再到文藝與審美、文藝與意識形態(tài),以及文藝意識形態(tài)論、藝術反映論、藝術生產論等,每一個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拓展,當然也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有的理論問題仍在反復的商榷和論爭中,有的理論問題則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解決,仍在討論當中。
關于建設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幾點意見
一是要解決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問題。如果說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是歷史的選擇的話,那么中國的革命文藝傳統(tǒng)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具體范型和具體實踐總結。就我國的文藝理論現(xiàn)狀而言,不外乎馬列文論、西方文論和中國古代文論。建設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就是要建立它的話語體系,不能完全采用西方的理論標準來評價中國的文藝創(chuàng)作實踐,也不能套用中國古代文藝理論中的道、圣、經(jīng)、文的理論標準來評價我們當下的文藝現(xiàn)實。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的“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標準應當確立為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理論標準。我們要用這樣的理論標準,科學地認識我們的文藝實踐,真實地評價我們的文藝作品,反映我們的社會生活。
二是時代性的問題。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在文藝理論上留有豐厚的思想資源,不但在哲學上形成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美學、藝術學和文藝理論領域都有涉及,方法獨到,理論精深,它應該成為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并且,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現(xiàn)當代中國的發(fā)展演進,對中國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影響和引領,本身構成了一部理論發(fā)展史和理論接受史,它應該成為我們學習借鑒的好參照。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曾經(jīng)是我國文藝領域里一面高揚的旗幟,是中國共產黨制定文藝政策的重要理論依據(jù)。隨著革命年代的遠去和經(jīng)濟建設時代的到來,進而在市場經(jīng)濟和經(jīng)濟全球化的變革洪流之中,人們的文化身份認同似乎變得越來越模糊,人們越來越傾向于采取實用主義的態(tài)度對待文藝和文藝理論,乃至出現(xiàn)了文藝創(chuàng)作走向消費化和快餐化,文藝理論趨向西化、虛無化和多元化的現(xiàn)象。建設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新的時代條件和社會氛圍下,我們更應該理論聯(lián)系實際,突出問題意識,切實關注當下的文藝實際和文藝創(chuàng)作實踐,把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和理論話語權推向新的高峰,引領文藝創(chuàng)作出現(xiàn)新的氣象。
三是要有正確的理論導向。新時期以來,大量外國文藝理論、文論思潮和文學研究方法被翻譯、介紹和引進中國,一時之間充斥書店,成為學生、老師和研究人員的案頭書,相較而言,馬列文論的相關書籍則顯得冷清,某些人對之采取忽視甚至排斥的態(tài)度。不可否認,有的西方理論有其合理性深刻性的一面,也值得學習和借鑒,但它們只能是馬列文論有益而合理的補充,不能以這些西方理論取代和否定馬克思主義文論,不能買櫝還珠,應該堅持正確的理論導向,這是首先要強調的。在市場經(jīng)濟的條件下,文學藝術的創(chuàng)作和生產與市場和經(jīng)濟利益越來越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在利益驅使下,文藝創(chuàng)作也可能被扭曲,或者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而出版一些低俗作品,造成相當?shù)幕靵y現(xiàn)象,這需要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批評來“補正”和“糾偏”。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創(chuàng)作是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核心理念和價值導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就是要開展強有力的文藝批評,切實貼近文藝作品,加強廣大文藝理論家自身的理論修養(yǎng)和素質,堅持這樣的理論導向,才是正確的理論導向,才能維護中國社會主義文藝的基本性質和特征,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藝道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