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說過,歷史不過是人們有目的的活動而已。人們創(chuàng)造歷史的目的是推動社會發(fā)展進步。在中國共產黨看來,就是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但是這個過程如此漫長以至于要分若干階段,采取不同步驟。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首先要經歷一個實現國家現代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追溯到1840年,那時,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古老的中華民族被迫融入到世界歷史進程之中。也是從那時起,社會內部便孕育出追趕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動力,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嘗試。但是,從洋務運動,經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中國的現代化步履蹣跚,成效甚微。直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新中國以后,工業(yè)化和現代化建設才得以大規(guī)模展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zhàn)略構想,通過改革開放實踐開辟了現代化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經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兩個目標已提前實現。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黨提出,到建黨100年時建成經濟更加發(fā)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然后再奮斗30年,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黨的十九大規(guī)劃了新時代的宏偉藍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同時也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后的發(fā)展作出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用15年時間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再用15年時間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這一新的戰(zhàn)略目標,將對中國和世界產生深遠的歷史影響。
到那時,中國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tài)文明將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tài)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優(yōu)勢將充分彰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將極大增強,創(chuàng)造歷史的活動將更加自覺。
到那時,中國將為人類社會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僅僅用30多年的時間就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實現了跨越式發(fā)展,這個事實足以說明,現代化的道路不僅僅是資本主義一條,社會主義建設也沒有一套固定不變的模式,還有更寬廣的道路等待著人們去探索。中國的成功必定起到榜樣的作用,也將為世界社會主義事業(yè)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到那時,中國將成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的中流砥柱。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是中國共產黨的一貫主張。中國走和平發(fā)展道路,不是針對國外有關“中國威脅論”的一種策略回應,而是中國人民發(fā)自內心的向往,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當年,中國在自身經濟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就曾經向許多欠發(fā)達國家慷慨解囊。近40年來中國的迅猛發(fā)展,不僅沒有對世界構成威脅,恰恰相反,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的貢獻日益凸顯。比如,在維護世界和平方面,中國近年來參加了多項聯合國維和任務,用鮮血和汗水贏得了聯合國和所在國的高度尊敬;在促進發(fā)展方面,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0%以上,名列前茅。中國也由30多年前世界上最大規(guī)模的貧困國家變成了世界上最大規(guī)模的脫貧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