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要實現國家治理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增強黨領導人民群眾在國家治理實踐中按制度辦事、依法辦事的意識,善于運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國家的能力,提高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水平。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提出,具有深厚的歷史背景和直接的現實考量。
資本主義的國家治理有著幾百年歷史,社會主義國家治理歷史不過百年,而且這個問題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解決得并不太好。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開始以全新的視角思考國家治理問題,強調領導制度和組織制度更有根本性、長遠性、穩(wěn)定性、全局性,建立健全了以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等為代表的各種制度體制,基本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家治理體系。
經過將近40年來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我國從總體上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是一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一個各族人民群眾不斷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時代,一個全國人民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是一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心、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為人民幸福安康、為社會和諧穩(wěn)定、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wěn)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今天發(fā)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面臨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
從理論上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提出深化和發(fā)展了對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現代化理論的認識。制度體系、治理體系屬于上層建筑。提出國家治理現代化突出了以上層建筑的現代化來適應和推動生產力和經濟層面的現代化。
從實踐旨趣來說,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可以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改進和提升現代國家能力,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進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加凸顯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維度”和“制度自覺”。這是因為,再好的主義也只有結晶為制度,才可以更好地引領經濟社會發(fā)展;再有效的道路也只有將其經驗提升為制度才可以確定下來。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強調,要充分發(fā)揮各個治理主體的有效功能,實現治理主體各歸其位、各盡其能、良性互動、有序循環(huán),這就打造了一種新型的現代國家能力。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也必將給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帶來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