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善于用寬廣的視野找題。我們的理論選題在哪里?實踐是最大的題海,當我們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之中,他們遇到的難題、面對的困惑、心中的期盼可以成為我們的理論選題;決策是最好的題庫,當我們服務黨委、政府工作時,他們的一次決定、一個會議、一項舉措可以成為我們的理論選題;觀點是最新的題目,當我們學習領會會議精神、工作要求時,領導的一個用詞、一段論述、一種態(tài)度可以成為我們的理論選題。
二、要善于用豐富的思維審題。解題必先進行審題。當我們確定選題之后,我們應該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開始縝密的論證。一個理論選題,孤立地、片面地、靜止地去理解、求解是不可能得出正確結論的。選題與選題之間,選題與背景之間往往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時我們需要把思維脈絡理清、把歷史脈絡理清、把實踐脈絡理清,它就像我們做證明題需要作輔助線一樣,找到了、理清了,便豁然開朗,問題迎刃而解。
三、要善于用不同的方法解題。理論工作者解題不能滿足于自己理解,而應當讓所有人知道解題,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這樣理論工作責任才算完全盡到。理論宣傳面對的是廣大干部群眾,他們的學術層次、知識結構、個性特征是有著千差萬別的。這就像證數(shù)學題一樣,你給小學生證題,用初中的方法就不行。所以,我們的理論工作者要知道深入淺出,學會“多種語言”,善于用不同的方法開展理論宣傳,善于把理論轉(zhuǎn)化為道理,把道理轉(zhuǎn)化為模型,把模型轉(zhuǎn)化為經(jīng)驗,把經(jīng)驗轉(zhuǎn)化為體會,把體會轉(zhuǎn)化為行動。只有這樣,我們的理論報道才能接通地氣,增強理論穿透力;才能易于理解,提升理論說服力;才能形成認同,化為理論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