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月婷婷_淫语自慰福利_欧美自拍中文字幕_狠狠噜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文章

戶籍問題實際就是權利不平等的問題

發(fā)稿時間:2017-02-10 10:41:14
來源:網易財經作者:秦暉

  網易財經7月31日訊 2013網易經濟學家夏季論壇今日在京召開,在論壇上,清華大學教授秦暉(微博)表示,所謂的戶籍問題實際就是權利不平等的問題,他認為,城鎮(zhèn)化要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而公共服務應該是老百姓有權要求的。

  以下是文字實錄

  主持人:

  戶籍制度。對,我們一直反復在說核心是人,是權利的平等,現在很重要的是這兩億多人,未來三億多人,再未來四億多人,這些人如何能夠在城市中安身,能夠讓他們獲得跟這兒一樣的人的生存尊嚴,或者是能夠有安全感。

  我要問秦暉教授,這事兒容易嗎?大家都知道不容易,但是偏偏不容易的事情要去做,偏偏你要做容易事情的時候又繞不過城鎮(zhèn)化跟項目和房地產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大家想知道,這事兒是什么路徑圖,怎么去做?

  秦暉:

  我覺得所謂的戶籍問題實際就是權利不平等的問題,這里我還要講,現在我們整天講城鎮(zhèn)化要實現所謂的公共服務均等化,這當然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認為公共服務應該是老百姓有權要求的,不是皇恩浩蕩,我已經講過多次了,但是我認為更重要的,其實還不是公共服務均等化,而是個人權利的均等化,公共服務均等化,有人說是需要錢的,比如如果政府財力不夠就不能給農民提供這樣那樣的保障,但現在我們老是說,所謂的外地人,當然我不一定是說農民,沒有所謂戶籍的人,其實最頭疼的還不是所謂服務的問題,而是他們的權利經常受到侵犯的問題。

  我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剛才李主任已經講了,他說城鎮(zhèn)化在世界各國其實都是解決窮人的問題,不是要搞一個豪華城市,我非常同意的,前幾年曾經有過一個關于貧民窟的問題引起了很大的爭論,其實老實說這有什么可爭論的?中國不僅從來就有貧民窟,我們以前叫“棚戶區(qū)”,大家都知道,而且這里我要講一個大家以前都沒有提到但卻確鑿無疑的事,在中國不僅有貧民窟,而且貧民窟居住權是一種市民的特權,我這么講大家可能會說這是什么意思?只是市民才住在貧民窟,農民就住在豪宅里嗎?當然不是,我這里指的是,如果市民住在棚戶區(qū),你是不可能把他趕走的,他有住在那里的權利,如果你要改造棚戶區(qū)你就要解決安置和補償的問題,可是農民是沒有的,或者說外來人口是沒有的,他們隨時可以被趕走,也就是說,他們可能住在棚戶里頭,但他們是沒有居住權的,我們只能由于上面的恩賜讓他們居住著,假如我們不想讓他們居住了,那就把他們趕走了。

  前幾年很多城市都出臺過把這些人趕走(的政策),然后公然說我們的政策是“不補償、不安置,否則后患無窮”,這是什么意思?實際上這就是剝奪了他們的居住權,這里我要講,這還不是產權,所以我最近講了,我說,其實我們現在城市化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讓“城鎮(zhèn)新移民”,我不說他們是外來工或農民工,就是新移民,具體地講就是城市貧民,因為全世界的城市貧民都是由……尤其是城市化過程中的城市貧民基本都是新進城的,這點中國沒有任何特殊之處,從當年工業(yè)化國家在這個階段,包括現在的發(fā)展中國家都是這樣的,我們現在不說他可以蓋個棚子,我們是不給他們這個權利的,我也充分理解我們現在這個體制對城市漂亮程度、宏偉程度的特殊偏好,我們在經濟還不很發(fā)達的時候就要求建立全世界最漂亮的城市,那么這個我也理解,但是由于這一點造成的成本要由誰來承擔呢?你不能讓那些最可憐的人來承擔,所以這些人應該有所謂的……用我的話講叫做“租戶權”,什么意思呢?我現在不要求政府承認他們可以有在棚戶區(qū)當房主的權利,那肯定是沒有的,中國從來就有棚戶區(qū),而且以前一直都不少,在計劃經濟時代,實際上中國的棚戶面積是非常大的,我看過陳映芳教授的研究,他說上海在五十年代,棚戶區(qū)居住的人口大概占到20%,而且后來這30年,一直到改革之前,從相對量講有所下降,因為當時中國不讓他們繼續(xù)進來了,但是原來棚戶區(qū)居民的狀況實際上一直沒有什么變化的,雖然我們經常講什么龍須溝、趙家浜等離子,但那都是櫥窗,我們國家當時提出來的口號是什么?把消費型城市變成生產型城市,還有一個口號叫做“先治坡后治窩”,還有一個口號“小車不倒只管推”,根本不講工廠蓋得多蓋得少,因此一直到1978年,上海這個地方的人均居住面積相比1949年沒有什么變化,還是有很多人住在棚戶里,唯一的區(qū)別是這些人可以理直氣壯地住在棚戶里,沒有被城管指責他們是住違章建筑,把他們臭打一頓攆跑的問題,但現在我們的外來人口普遍都有這個問題,或者說城市貧民普遍都有這個問題,所以我說,最起碼的你不說給他們多少福利,最起碼的應該解決他們的不受驅逐權。

  比如我們現在搞“城中村”改造,我覺得有個提法比過去進步了,叫做“城中村改造不僅要讓市民滿意,而且還要讓村民滿意”,所謂村民是指城中村的戶主,我們現在在城中村改造中給這些戶主的補償已經是相當高了,盡管這也不是市場交易,還是強制性的,但同樣是強制性補償,力度還是比原來高了很多,以至于城中村改造的時候很多當地戶主發(fā)了財也是有的,甚至在深圳據說還有人因為城中村改造當了千萬元戶,但有一點我覺得沒有變,這種補償不管高還是低,都是針對房主的,而我們知道,不管是城中村也好、城鄉(xiāng)結合部也好,還是我們現在的很多棚戶區(qū)也好,其實很多都不是所謂房主自己住的,而是把它們都租出去了,實際上住在這里面的基本都是沒有居住權的外來居民,沒有居住權不光是沒有產權,甚至他的租戶權也是得不到保障的,現在不管所謂的城中村改造號稱是要讓村民滿意,所謂的村民其實是指那個房主,而且很多人根本就不住在當地的,但是我們但我們有沒有提到要讓住戶滿意呢?實際上城鄉(xiāng)結合部改造最大的利益相關群體還不是這些房主,因為我們現在的城中村也好,城市周邊地區(qū)住戶集中的地方也好,它那個戶籍人口通常只是外來住戶的幾分之一,甚至是十幾分之一,因此我們所謂的城市化主要是指比戶籍農民多出十幾倍的人,按照所謂的“不補償、不安置,否則后患無窮”的原則把他們無條件驅逐,在世界各國都沒有這樣殘忍的做法,我覺得這個做法不是什么公共服務的問題,實際就是不受驅逐權的問題,我覺得如果連這一點也做不到,我們所謂的以人為中心,什么等等的,就都沒有了。

  在不受驅逐權,具體來講就是租住權,我們下一步的改革,下一步的城鎮(zhèn)化是不能回避的,但現在我們很多人都回避了,不光政府回避了,包括學者基本上也很少人談這個問題,真正談到要給補償,比如城中村改造要讓誰滿意,還是基本上談的都是房主,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我們的戶籍制度改革其實絕不是什么農轉非那么簡單,剛才李鐵已經講了,其實對于城市周邊地區(qū)的農民來講,保留農民戶籍是他們的要求,而政府要強制取消他們的農村戶籍,因此如果說只是我們這個體制,包括我們剛才講的拆遷,可以把住戶平白無故無條件趕走的做法,如果不改變的話,僅僅把所謂的農村戶口變成城鎮(zhèn)戶口,而且是強制的變成城鎮(zhèn)戶口,這到底是進步呢還是退步呢?我覺得都是一個問題,所謂的戶籍問題說穿了一是產權問題,二是人權問題,這不受驅逐權就是最基本的人權,如果這兩個問題不能解決,我覺得戶籍問題根本就是一個偽問題。

  就講到這里,謝謝。

友情鏈接:

中國政府網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 人民網 新華網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 騰訊網 搜狐網 光明網 中國改革論壇 中國新聞網 澎湃新聞網 鳳凰網 經濟參考網 人民論壇網 中宏網 千龍網 網易 中國教育新聞網 北青網 中國記協(xié)網 求是網 國家互聯(lián)網信息辦公室 央廣網 中國青年網 中國經濟網 中國日報網 中國人大網 中國網